AI初創公司泓觀科技面向IoT首創非同步AI晶片

1月30日,AI創業公司泓觀科技(otureo.ai)發佈了首款非同步卷積神經網路晶片。該晶片所採用的非同步架構,與這個領域中先前的各類AI晶片相比,遵循著完全不同的設計原則和技術路線,同時融合了定點化、自動剪枝、多層優化訪存等多項技術,可以極大地降低loT場景下資料分析所需的功耗。其功能聚焦於物體識別等視覺分析,面向可穿戴設備、家居、自供能監控等對超低功耗有剛性求的IoT終端領域,賦能實現AI應用落地。首款該類晶片已經由泓觀科技設計完成並實現流片,這是面向IoT領域的非同步架構AI晶片的首次問世。

 

泓觀科技是由三位清華校友創立于 2015 年的科技型公司,一直致力於通過邊緣計算實現深度學習高效率賦能於嵌入端設備和應用,與上下游合作夥伴攜手共築人工智慧產業生態。一貫低調潛行的他們,也在用著自己的方式開拓著另一條產品線,如今破繭而出——面向物聯網(IoT)物聯端率先推出超低功耗非同步 AI 晶片,上演了一次另闢蹊徑的厚積薄發。

 

泓觀科技的創始人介紹到:“從近 20 年前我們進入清華大學微電子學專業讀書時算起,雖然後面的職業生涯不斷帶來更多元化的知識背景,但畢竟都算是積體電路這一行裡多年的從業者了,對於晶片這個龐大產業的自身規律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認知。既然決定在 AI 晶片這裡也做點兒事情,構建第二產品線,我們希望選擇一個獨特而有趣的著力點,對應具有一定差異化的應用領域和生態位置,同時可以與我們依託平臺型系統晶片的第一產品線,相容互補,相得益彰。”

 

泓觀科技所採用的非同步架構,與這個領域中先前已推出的各類 AI 晶片有著顯著的區別。先前的 AI 晶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遵循功能與性能優先的設計原則。其針對的應用場景主要分為兩類:基於雲端的線上計算和基於前端設備的離線計算。前者如 Google TPU 系列、比特大陸Sophon系列等;後者如 Movidius Myriad 系列、海思包含 NPU 的 Kirin970、Apple 包含 NeuralEngine 的 A11 等,即使作為前端 AI 晶片,其應用環境也集中在手機、無人機等高端設備上。

 

然而對於 IoT 設備及其應用場景而言,上述AI晶片的架構與特點並不適合。“一則因為 loT 設備通常專注于某種單一功能,例如針對視頻採集的設備一般情況下無需運行語音辨識和自然語言處理的相關演算法;二則相較於手機、無人機這樣的高端設備,大部分 loT 設備的剛性需求在於超低功耗,性能並非第一考慮因素。”泓觀科技的創始人表示,“像我們這樣,遵循著完全不同的設計原則和技術路線來實現卷積神經網路 AI 晶片,可以說有點卓爾不群甚至頗為超前。就目前已知的媒體報導,我們應該是率先實現非同步卷積神經網路電路方案並實現流片的創業公司,不論在中國還是世界範圍內。”

 

這款獨特而全新的非同步卷積神經網路晶片,其功能聚焦於物體識別等智慧化視覺分析,面向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居、自供能(如太陽能)監控等對超低功耗有剛性需求的 IoT 終端領域,逐步賦能實現AI應用落地。“這個路線及發力點的選擇,來源於我們對技術發展和市場定位的思考與判斷。”泓觀科技的創始人這樣總結到,“屆時從不久的未來裡回望,這款晶片所代表的特質,應當不再是獨特和另類。對於 AI 和 IoT 這兩大領域的廣泛交匯和深度融合,相信這一次意味著一個開端。”